跳到主要內容

自我定位

秉持精緻辦學與務實致用,以學生為本位,自我定位為「教學實務型」專科學校。
 

發展優勢

  1. 三芝土地充裕尚有發展空間。
  2. 優質教學環境,專業設備充沛。
  3. 師資結構達技術學院水準,並有多位教師進修。
  4. 與馬偕紀念醫院及馬偕醫學院教學研究資源共享。
  5. 財務支出嚴謹管控。
  6. 學校歷史悠久,校友認同學校發展,提供捐助與回饋。
  7. 關渡校園位置適中,鄰近臺北捷運站,可吸引北部地區至本校辦理及參與活動,交通便捷,周邊生活機能強,臨近公園保育區。
  8. 護理科及視光科應屆畢業生,護理師及驗光人員國考通過率通過率遠高於全國平均。
  9. 新生註冊率高,招生成果優於全國。
  10. 畢業生升學就業率高,社會與雇主風評好。
  11. 為大臺北區學校,為淡水三芝地區唯一護理類技職校院,擁有與在地產、官、學合作之優勢。
  12. 三芝校園開放且比鄰馬偕醫學院,多方資源共享,營造大學城意象。
  13. 辦學績效優異,獲獎補助款及其他計畫多,教育部挹注資源多。
  14. 社會風評高,企業捐助獎助學金或接受企業或政府委託辦理案件多。
 

瓶頸

  1. 免試入學招生方式,新生素質參差,適性培育投注心力大。
  2. 學生學習風氣仍需良性導引。
  3. 國際交流能量、條件及資源不足,有待師生努力開拓。
  4. 關渡校地狹小,教學空間飽和,校舍老舊,雖投入經費補強,但仍需空間調整與整建。
  5. 三芝地處偏遠,水資源有限。
  6. 校園分設兩地,行政及人力資源調配增加成本。
  7. 經費來源仰賴教育部補助、學雜費收入及捐款,而產學與推廣囿於專科層級,難與技術學院或科大相較。
  8. 借款尚有2.2億,如改建關 渡校區,預估經費4.9億,財務壓力大。
  9. 地處三芝幼保科及應外科,與其他大臺北區的同類科,交通是不利因素。
  10. 關渡校園鄰近科技大學設有與本校相同科系,部分並設五專學制,影響學生就讀意願。
  11. 12年國教影響五專招生。
  12. 科技大學錄取率高家長 及學生傾向選擇大學,影響中高年級休學轉學。
  13. 少子化及總量管制,規模擴展不易。
 

中程發展需求

  1. 規劃人工智慧暨醫療應用科及建置其他護理科等8學術單位教學設備與空間。
  2. 調整學制科班發展,配合三芝綜合大樓啟用,調整教學設備及空間建置。
  3. 提升現有教學設備、圖書與環境,強化校園e化功能與設備。
  4. 修繕關渡校舍,持續推動校園節能減碳及安全美化。
  5. 推動產學及育成新創事業。
  6. 申請智慧科技長期照顧科設科。
  7. 持續辦理公共托育中心(托嬰中心)委辦案。
 

校務發展計畫之訂定與規劃流程

經內外部環境及優勢、弱勢、機會與威脅(SWOT)之綜合分析,各類評鑑與訪視結果,並依據前期校務計畫成果,分析探討本校關鍵競爭力,並據以擬定五年期間的重點項目,在教學、產學與輔導等各方面務實規劃未來發展策略與執行計畫,形成本校校務發展計畫,呈董事會核定後執行。本校另聘請校外諮詢委員提供校務發展意見,做為下一期發展計畫修訂參考。

校務發展計畫(112~116學年度)下載 

 

校務發展諮詢委員

100~104學年:周燦德 教授、李建興 教授、連信仲 校長(101.7月起)
105~107學年:周燦德 教授、李建興 教授、尚世昌 校長
108~109學年:周燦德 教授、李建興 教授、尚世昌 教授、傅國樑董事長
110~111學年:周燦德 教授、尚世昌 教授、葛自祥校長、許壬榮校長、傅國樑董事長
 

發展願景

傳承馬偕精神,培育照護與健康管理人才之標竿學校。
 

未來展望

綜合本校校務發展,社會需求、政策方向、各類評鑑、內外部意見與校務諮詢委員建議,由各行政及學術單位依據學校整體發展擬定其校務發展計畫,擬訂重點策略與方案。而校務之未來發展將著重在提升本校教學品質、科班招生成效的品質,不斷精進校務行政機能,提升本校師資結構與實務能力,強化課程與輔導功能,精緻教學研究環境,推動國際產學合作,穩定財務運作結構,持續校區軟硬體建設,提供學生、教師、職員安全健康優質文化環境,並塑造完成一個擁有功能先進完備、校舍建築典雅、校園景觀雅緻、人文氣質豐富馬偕校園。
 

組織架構

本校依據109年12月02日臺教技(二)字第1080171659號通過之組織規程,制訂組織圖